【影响】博物馆Vol.150广州博物馆

2024年06月14日 爱游戏

  广州博物馆位于广省广州市越秀区镇海路99号越秀公园内,总建筑面积7600方米,其镇海楼总建筑面积4386方米。博物馆馆藏文物有件套,其珍贵文物1067件套。

  广州博物馆以镇海楼为主楼,除镇海楼展区外,还有仲元楼展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三个分展区 。

   镇海楼

  镇海楼展区位于风景秀丽的越秀公园,馆址为广州名楼镇海楼及其边建筑群。镇海楼曾名望海楼,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它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时任守将朱亮祖为拓展城区,合宋代三城为一,修城墙横跨城北越秀山,并在最高处建此城楼。登楼眺望,羊城景色尽收眼底。

  明一统志·广布政司·广州府有记述望海楼,在府城上北,本朝洪武初建,复檐五层,高八丈余。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广提督蔡经和总督张岳相继将毁于火劫的望海楼进行原址重建,题名为镇海楼。这是镇海楼正式更名。数百年,诗人墨客咏叹之篇不绝。清以一直为羊城八景之一。

  楼顶正面悬挂镇海楼横匾,两旁悬挂一副对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楼内常设广州历史陈列展览,展示广州五六千年的文化风俗和城市发展等历程;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

   仲元楼

  仲元楼展区位于镇海路侧,展区主体建筑仲元图书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仲元而建。建筑采用西结合装饰风格,1929年奠基,次年建成。1957年广州美术馆建成,以该仲元图书馆为馆址,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位于广州市广园路34号。馆址三元古庙原是一座北帝庙,建有山门香亭正殿两廊和偏间,占地面积约1025方米,建筑面积446方米,青砖石脚,硬山顶,灰塑博古屋脊上饰以琉璃鳌鱼宝珠,前廊及庙内四壁上绘有伏生传经等壁画和图案花纹。

  150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三元里村宁静的乡村生活 。面对进村骚扰的英侵略军,村民愤起反击,打死打伤若干英兵后,到三元古庙,商议抗英对策,以三元里为心,联络附103乡, 随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牛栏岗之役。从此,这座建于清初顺治年间的庙名扬外。

  三元古庙始建于清初,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三元里抗英誓师的地方,写下了代史上人民自发组织反抗外侵略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内设展览广州人民三元里抗英斗争史迹展展览,通过节马图碑三星旗抗英武器英雄雕像飞柬等珍贵文物和相关图片再现了广州人民在三元里英勇抗英的史实。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位于越华路营5号,是一座颇具岭南民居特色的青砖大屋建筑。它座北向南建筑面积444方米,早在清代是一官员的住宅称朝议第,后虽几经易主,大屋仍保持原有的四进三开间单层两面坡顶素瓦的格局。跨进趟栊门,可见内每进之间均以天井相隔,木雕花隔扇朴实大方。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是1911年孙山等革命人策划和领导的广州三·二九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所在地,为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历史上著名的广州 三·二九起义在此爆发,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馆内展览碧血黄花 浩气长存辛亥三·二九起义分为走进辛亥碧血黄花和浩气长存三部分,以实物绘画塑像等形式再现了广州三·二九起义的战斗过程。

  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以广州老城标镇海楼为独特的展示空间,通过千件文物生动展现广州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地域文化特色,辅以清代城市沙盘大型浮雕多媒体视频语音导览等展陈手段。

  展览重点展示每个历史时期广州城市建设市民生活与地域文化的发展,以不同时期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反映广州人文精神,突出广州对历史世界文明的影响。

  展览分为六大部分,一楼为序厅,主要展现广州城市变迁及人文精神。以清代城市沙盘和多媒体视频生动展示两千年广州江岸变迁及历代城墙拓展,以长卷投影讲述羊城穗城的由,辑集历代广州文化名人及其故事精髓,传递广州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

  二楼展示先秦至两汉的相关历史,即展览的第一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广州史前及先秦时期文明,以四大遗址遗存集展示史前时期广州地区人类生生活的状态。第二部分展示秦至两汉时期的广州。主要展示南越及汉代番禺城居民生活,突出广州作为岭南都会在生生活海上贸易等多方面的发展。

  三楼展示三两晋至宋元的相关历史,即展览的第三四部分。第三部分展现魏晋时期广州的发展。介绍广州得名,以及三两晋南北朝时期广州局势的相对安定社会得以发展的情况。第四部分展示隋唐至宋元时期的广州,主要体现了几个朝代广州城建的智慧,同时注重营造商贾频繁往文化交流兴盛的城市生活氛围。

  四楼展示明清时期的广州,即展览的第五部分。此部分反映广州从明叶开始被卷入世界贸易体系,成为与海外各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对馆藏清代广州制造精品的集陈列,介绍清代广州得一口通商之利,成为对外贸易心和北京苏州之外重要的手工业制造心。这一时期,广州城区规模不断拓展,城市再度扩建,多元文化并存。

  五楼展示现代的相关历史,即展览的第六部分。第一单元从鸦片战争对广州的冲击讲起,介绍有志之士面对西方冲击,积极学西方科技制度文化,重点展示广州人民在孙山及员的先后领导下,通过辛亥革命及其后一系列革命运动的探索与尝试,以及广州人民积极抗日拥护正义,最终迎解放胜利的历史。第二单元主要以多媒体展示广州代市政建设,归纳广州领先全的多个第一,以见大,突出广州勇于思变敢为人先的历史特质。

   海贸遗珍

  明清时期,广州曾以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而一枝独秀,成为西方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1819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风,广州手工艺人应欧美市场所需,创作和生出各种具有浓厚色彩色彩而略带欧洲艺术风格的外销艺术品。

  这些闻名遐迩的广货是历代岭南手工艺人的心血结晶,无论是刺绣牙雕漆器,还是制瓷,均经千百年锤炼自成一系;另外,在风格上浓缩了西方艺术工艺的精华,因此深爱西洋人士的喜爱,各商人纷纷粤订购。

  海贸遗珍1820世纪初广州外销艺术品展览是广州博物馆从本馆藏品甄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牙雕刺绣丝织漆器珐琅器彩瓷外销画纸本通草等水彩画油画玻璃刻画等艺术品,通过展示再现1820世纪初广州口岸民间艺术品的外销历史,让观众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数个世纪前西方汇流的文化气息。

   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

  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展览内容分为宇宙起源与地球形成地壳的矿物世界地球历史与化石记录三大部分。展品分作陨石矿物化石三大类,每件展品都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在化石展览,更是配以逼真的场景和有趣的游戏,让观众同目睹宇宙起源地球形成生命诞生及演化的种种过程,同思考大千世界之种种奥妙及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生存的现实意义。

   蕃禺漆盒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五十万军民,分五路征服岭南,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个郡,其南海郡治在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

  这件长椭圆形漆盒是1953年在广州西村石头岗的一座秦墓出土的,盒盖正烙印有蕃禺二个字。这是秦朝在广州地区设置郡县的重要历史物证,也是广州建城长达2200多年历史的最早物证。

   秦戈

  戈是青铜器时代的主要兵器,用于钩挽啄刺敌人。使用时戈头部分用皮条贯穿横绑着固定在木柄上端。由于木质部分易腐朽,考古发掘出土常见的只有戈头了。

  这件戈1962年在广州区庄出土,属典型的原形制,内部刻有铭文十四年属邦等字,字划细如发丝,但清晰可辩。十四年指秦王政十四年,离统一岭南的时间还有12年。这个铜戈应为征伐岭南的秦朝将士所用,是秦统一岭南的重要历史物证。

   水晶玛瑙珊瑚串珠

  这条水晶玛瑙珊瑚串珠是汉代的装饰品,1955年在龙生岗出土,全长120厘米。出土时因为绳子已经腐朽,串珠散乱在棺材里面,有金狮球水晶珊瑚琉璃及用药物饰花的玛瑙淡黄色玛瑙狮。其一个十二面菱形镂空的焊珠金球非常引人注目,焊接工艺源于西亚,据考证该串珠应该是当时海路贸易的输入品。

   陶象牙

  在汉代,番禺是参与对外交通,聚集犀牛角象牙珍珠等外奇珍异品的城市。西汉武帝时期,船队从番禺出发,已经可以远航到南亚南亚等通商贸易了,汉时期的航线更远达波斯湾。1960年,在广州马棚岗一座西汉墓葬出土了多件陶象牙,同墓还出土了15件陶犀角。1985年在西汉南越王墓发现了5支象牙,又长又大,经过鉴定是非洲象牙,充分证实了广州当时是我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同时,用陶制的象牙陪葬,说明象牙在当时还是相当贵重的物品,一般官僚贵族很少用真象牙陪葬,只能用陶象牙代替。

   规矩四灵镜

  这面汉前期的规矩四灵镜,1953年在龙生岗出土,镜为破镜,放置于女棺内头部的漆匣,男棺被盗,另一半已经不存在。镜以规矩四灵纹为主,配以羽人鸟独角兽等。这类铜镜如见于王莽时期,盛行于汉前期。广州南越时期的墓葬已有用破镜随葬的例子,由此可以知道,破镜重圆的意愿在西汉初年已经存在。

   干栏式陶屋

  干栏式建筑是古代岭南地区常见的建筑形式,它是适应岭南高温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从广州汉墓出土的干栏式陶屋模型,可以看到房屋的发展过程。早期出现的建筑,立面的结构简单,房屋呈长方形,屋顶为悬山式两面坡式,简称为一字干栏。到西汉后期,出现曲尺形干栏建筑,即面呈曲尺形,在原有建筑后面一侧伸展出一个间。干栏建筑的下层通常用作饲养禽畜。屋顶刻划线条表明当时的建筑已经不是竹木茅草盖顶,而是铺瓦,结构上已采用粱架斗拱窗棂,有铺首门环装饰,与原的汉式建筑的结构相差无几。

   蓝色玻璃碗

  这个蓝色玻璃碗于1954年在登峰路横枝岗的一座西汉墓出土。同时出土的有3个大相同的碗,都是深蓝色,半透明,底圆腹,口沿外有一凹形宽弦纹,具有浓郁的异风格。碗的内壁光洁如镜,外壁经打磨,呈玻璃状。经化验分析,该碗的玻璃成分和西方玻璃的成分相同,而有别于古代玻璃的成分。属我出土较早的西方玻璃器皿,说明汉代有外玻璃器皿曾经海路输入。

   石水笕题刻

  这件石水笕题刻南宋时制造,民初年广州拆城墙的时候发现的。石面上刻有城南厢信女傅氏二娘,舍钱造石水笕,祈保安者。绍定三年七月元题的字样,城南厢是指靠南面城墙的地区;笕是引水的管道,石水笕就是石制的引水管道。该题刻的发现,说明南宋时期,广州已经发展到用石水笕引水入城食用了。

  古代广州每年秋天和冬天雨水较少,珠江水又因海水倒灌而变咸,所以城的居民缺乏淡水使用。北宋时,苏坡曾建议用竹管引白云山的泉水入城。旁边这个就是配备了自水装置的宋代广州城模型。它仿制了引水的管道,因白云山地势高,山泉水可以自动流到城内,形成原始的自水系统。

   南王铁钟

  该铁钟是清代初期广州铸造的,通高1.24米,口径0.92米,重约1000斤。铁钟上部是双蒲牢兽形钮,钟口下部微微向外撇,钟体的纹饰比较简单。钟身上有铭文,内容大概为清顺治七年1650,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率兵围攻广州,城军民奋起抵抗,历时9个月才被攻破,南王下令屠城,青壮年男子大多被杀。此钟是尚可喜为纪念攻占广州而铸造的。

   清代变字开花广钟

  清代广州生的自鸣钟被称为广钟,是广州工匠在学西方自鸣钟基础上制成的报时器,在清乾隆时已达到较高的工艺水,既有传统装饰风格,又有西洋工艺特色。这件变字开花广钟是清乾隆时期的品,整体像一个放置在金色盘座上的宝蓝色珐琅花瓶,古朴典雅。一到报时的时间,花瓶上插着的红花会盛开,四角的绿树也一起转动,底座的喜报长春等四句祝颂之词也依次出现,其他三个转花装置则像万花筒一样变换着不同颜色的图案。广钟创制于清初,乾隆时技术已经成熟,成为广州地方官员的重要贡品。

   紫檀嵌珐琅雕塑人物楼船

  这件清代紫檀嵌珐琅雕塑人物楼船长60厘米,高50厘米,由船体和底座组成。楼船呈三级台阶式造型,第一级为甲板层,上面有珐琅牌坊;第二级船舱呈长方形,舱门雕刻有金线纹饰,与台相通,台上有珐琅座,上面插套铜制龙头杆,龙口衔着宫灯;最高层舱为四方楼阁式,四个檐角挂各挂一个风铃,四壁雕刻金线花纹,船舷浮雕海水纹,嵌珐琅龙戏珠等,衬托船在破浪前进。船上人物表现为八仙贺寿的故事,其四仙持桨划船,四侍女手持如意鹿角等吉祥物,整体木雕表现了贺寿的热闹场面。

  ◇ 本文部分信息源于广州博物馆越秀区政府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上一篇:【科普】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中国渔政亮剑2023执法典型案例的通知 下一篇:【职业】自助建站真的好吗?自助建站靠谱吗?